在信托行业转型深化、资管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资产配置研究报告作为信托公司投研能力建设的核心载体,在专业和时效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当前,多家信托公司通过内部渠道、官方平台定期发布月报、季报和年度资产配置报告,为市场研判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尽管资产配置报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从行业实践来看,资产配置报告的撰写过程仍面临几个突出难点:
其一,撰写难度大、周期紧、时效高。受宏观经济数据发布时间限制,报告的撰写和审核周期被大幅压缩,需确保当月及时发布,对研究团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其二,专职投研力量相对薄弱。多数信托公司研究部门由非专职人员承担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工作,难以投入充足精力深耕细作。
其三,研究深度与覆盖广度有待拓展。现有报告多聚焦宏观层面及股债等传统资产,对境外市场、多元另类资产的研究覆盖不足,且对具体标的的深度挖掘较为欠缺。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强化投研能力、夯实专业建设,成为信托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西部信托研究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经过多轮沟通,积极探索AI如何赋能资产配置研究——通过多个模块协同运作,实现对报告的全流程的支持——从数据校验、逻辑梳理到专业维度审核,全方位提升报告的准确性、严谨性与专业性,从而有效缓解人力不足的压力,缩短报告撰写周期,同时推动研究覆盖范围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延伸。
01
整体框架
AI智能支持体系的重点在于利用四个各司其职的AI智能体,分别从观点聚焦、逻辑链分析、数据审核、文本润色这四个维度,对报告进行深度扫描与评估(见图1)。
图1
其中,观点聚焦智能体负责广泛搜集并梳理市场主流研究结论,对外部报告观点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市场观点多维度的参考图谱,为报告撰写提供全面的市场视角借鉴;逻辑链分析智能体负责保障报告中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自洽性,确保推理过程的严谨性;数据审核智能体负责验证报告中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文本润色智能体则聚焦报告的语言表述,着重核查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和行文专业性。
02
智能体的构建
在智能体的构建过程中,提示词工程发挥着关键作用。依托大语言模型生成高质量内容,离不开优质的输入提示。基于此,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元提示词模板,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适用于观点聚焦、逻辑链分析、数据审核和文本润色智能体的专属提示词(见图2)。
图2
03
智能体的运作流程
在实际运作中,智能体的协作遵循规范流程,依次经过观点聚焦、逻辑链分析、数据审核、文本润色多轮迭代优化,最终形成终稿。在大语言模型的选择上,既可以采用市场上的各类大语言模型,也能选用公司内部自建的大模型。以下智能体的运行依托西部信托构建的《西信智想》大模型,该模型基于DeepSeek大模型构建而成。
具体来看,运作方式如下:首先,基于选定的大模型,借助观点聚焦智能体,整合从公众账号、官网等渠道获取的外部研究报告,结合研究人员的经验和相关经济理论,对报告核心观点进行系统梳理。随后,开启新的会话实例,依次切换为其他三种智能体角色进行多维度检验——先由逻辑链分析智能体验证论证的严密性,再由数据审核智能体检验数值的准确性,最后由文本润色智能体检查术语的准确性和行文的严谨性。各环节发现的问题将被汇总,形成一份全面详尽的校验报告。通过重复上述环节,经过多轮迭代优化,最终形成终稿报告。
以下以西部信托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西信研究—6月资产配置月报》(以下简称配置月报)为例,阐述四个智能体如何通过深度协作实现对报告的支持:
1. 观点聚焦智能体
观点聚焦智能体作为报告生成过程中的“信息提供者”,核心职责是为研究人员提供多维度的市场观点参考图谱,为报告撰写提供全面的市场视角借鉴。在配置月报中,该智能体深度处理了报告内外部(投研团队内部、市场主流观点等)的不同分析意见,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国际冲突对石油价格的扰动影响这一主流共识因素,提升了报告的撰写效率。
2. 逻辑链分析智能体
逻辑链分析智能体就像报告检查中的“神经中枢”,专注于发现论证过程中的隐性断层。在对配置月报进行检测时,该智能体运用跨章节语义技术,敏锐察觉到城投债分析部分“下沉低评级城投债”的高风险策略与前言中“避险情绪升温”结论之间存在冲突,并给出提示及相关对冲方案:“需增配利率债平衡信用风险”。同时,针对“贸易磋商改善风险偏好”的归因链条,它对数据、事件及结论推导这三环逻辑闭环进行了验证。凭借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力,能够在报告发布前及时找出似是而非的策略错误,让报告更具专业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审核智能体
数据审核智能体如同报告检查中的“数字侦探”,通过严谨的校验机制筑牢数据的可信度。在处理配置月报时,该智能体首先启动时效性拦截,针对文中引用的“PE分位数”发出预警,由于6月15日中美谈判可能引发市场异动,提示需关注报告发布时机与PE分位数之间的关联。其次,执行一致性核验,将主要大类资产回报表中的“创业板指涨幅2.32%”与Wind数据进行跨源比对,确保正文描述准确无误。这种动态的数据追踪能力,有效解决了“用过期数据支撑新结论”这一行业常见问题。
4. 文本润色智能体
文本润色智能体在报告检查中担任“合规雕刻师”,致力于消除表述模糊的问题。在处理配置月报时,该智能体将模糊术语“小幅增配”转化为更为明确的语言描述,减少主观解读空间。此外,通过对风险段落的深度扫描,还可以发现“基本无风险”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术语。这种精准到词级的语言优化,使报告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表述的合规性与精准度。
04
实践效果
在我们构建的AI智能支持体系中,智能体通过精细调控参数(例如在数据审核环节,为确保结果的绝对精确性采取了严格的参数设置),在保障校验严格性、保持操作灵活性与提升整体效率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平衡,实际应用成效明显,有效降低了报告错误率。
在应对时效性压力方面,数据审核与文本润色智能体可实现并行运作,完成宏观经济数据的实时验证与报告合规性的自动化审核,缩短了全流程耗时。
为弥补投研配置不足的问题,观点聚焦智能体能够自动梳理多源研究报告,生成市场观点参考图谱;逻辑链分析智能体则辅助验证关键推导过程,减少了对人工干预的需求。
在提升分析深度上,逻辑链智能体可穿透从宏观到微观标的传导链条,自动关联底层资产并输出深度归因分析。
同时,在拓展覆盖范围方面,数据审核智能体将触角延伸至跨境市场及新兴另类资产领域,实现对全球资产的动态跟踪与风险评估。
实践表明,该体系在报告专业性提升、时效性增强与覆盖范围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结语
毫无疑问,AI技术在资产配置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助于行业提升大类资产配置研究能力,进而系统性提升整体投研能力。当前,AI 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应用的方式、程度也在不断地演化中,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来关注和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将深刻地改造投研领域。
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