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元会费买来"家门口的超市"?山姆选品争议背后,中产会员的信任滤镜正在破碎
当"严选"标签撞上大众品牌,付费会员的专属价值正在被悄然稀释。
"我花钱办卡进会员超市,你卖我家门口就能买到的东西,把我们当韭菜?"这句山姆会员的愤怒质问,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共鸣。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因选品问题陷入舆论漩涡——性价比爆款接连消失,争议品牌却登堂入室,会员们积压已久的不满集中爆发。
01 消失的网红与尴尬的"新宠",山姆选品逻辑遭质疑
打开山姆APP,曾经引发抢购狂潮的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已悄然下架,搜索栏只留下空白。取而代之占据货架C位的,是新品"低糖好丽友派"。官方宣称其减糖80%、增可可30%,售价49.9元/盒(48枚),看似契合健康理念。
消费者却用300多条差评泼了冷水:"低糖只是个噱头,甜到齁嗓子!"更让会员难以接受的是,好丽友2022年深陷"配料表双标"风波,品牌公信力早已受损。尽管官方澄清配方全球一致,疑虑却如刺般扎在消费者心中。
同步进驻的卫龙、徐福记、溜溜梅等大众品牌,让山姆货架与普通超市越来越"撞脸"。一位老会员苦笑:"芥末味虾饼和徐福记蛋糕确实是山姆特供,但看到这些牌子,总感觉走错了卖场。"
02 "严选"承诺遭背弃?260元年费究竟为谁买单
会员经济的核心从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信任溢价。支付260元年费的山姆会员,本质是在为"专业买手"服务付费——期待山姆以更严苛的标准筛选商品,替自己避开争议品牌与低质产品。
"不是针对某一款产品,而是山姆的选品逻辑彻底变了。"一位卓越会员直言,"如果选品和永辉、便利店没区别,我为何要多花260元?"社交媒体上,大量会员晒出给山姆总部的投诉信,一条相关帖子评论近千条。当"严选"滤镜破碎,会员资格的核心价值正被釜底抽薪。
03 业绩狂飙与信任危机,山姆站在危险十字路口
讽刺的是,山姆中国业务正呈现"烈火烹油"之势:2024年一季度会员收入猛增超40%,全年营业额据传突破千亿大关。沃尔玛中国CEO朱晓静更强调,春节季会费收入暴涨35%。亮眼数据背后,是持续涌入的新会员与老会员的复购。
高速扩张的阴影里,危机已然显现。当商业天平向"快速吸金"倾斜,"精选"初心是否已被稀释?山姆客服回应"将改善商品品质"的承诺,在汹涌舆情前显得苍白无力。若选品团队继续无视会员对品质与差异化的核心诉求,今日的增长或将成为明天的隐患。
04 会员经济的生死命题:拿什么守住"信任账户"?
Costco进入中国时,其"严控SKU+自有品牌"模式曾被山姆视为范本。如今山姆货架却充斥卫龙、徐福记等国民品牌——当"会员专属感"被"随处可买"的同质化体验替代,付费逻辑必然崩塌。
中产消费者从不拒绝付费,但痛恨为"伪价值"买单。山姆的困局揭示会员经济的残酷真相:业绩增长若以信任损耗为代价,繁荣终是沙上城堡。下一个被下架的,会不会是消费者的耐心?
(数据来源:蓝鲸新闻、湖北经视《经视直播》、21世纪经济报道、红星新闻)
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