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时,如果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拍一张照片再申请售后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最近一些电商从业者却反映,有些买家发来的“包装破损”“食品发霉”的照片,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却用AI技术伪造出来的。其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恶意骗取退款。那么此举是否涉嫌违法?又该怎样防范和治理?来听第一财经广播崔琦的介绍。
在多个电商平台经营水果生意的徐先生近日就遭遇了这样一起"AI售后图"骗局。上个月他收到了一个仅退款申请,买家声称收到的哈密瓜已经变质损坏,
【这个水果到了之后他就直接发那个图片出来,他说这个水果坏了,然后上面那些斑点啊,还有裂缝啊就是坏的那个痕迹。就是那个图片它就感觉是从这个图片中间开的,不是从水果里面开的。】
更令徐先生起疑的是,平台还同步发来一条提示信息,告知这张图片已在平台发送多次。
【我们在线上也做了七八年了,坏不坏我们基本上也知道,就算它坏了它也顶多是那种快递那种撞碎了,它会发霉啊之类的,但是它那个跟这些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他去重新拍一遍,他说那个瓜扔掉了】
从图片不自然的纹裂和斑点,徐先生判断其应该是AI工具生成,便拒绝了对方的仅退款申请,买家不服申请仲裁,最终也被平台驳回。
类似的案例不仅出现在生鲜食品领域,化妆品行业也面临着"假售后图"的困扰。经营化妆品生意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化妆品这类商品拆封后将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有些买家动起了歪心思,伪造过敏图片,借着过敏包退条款申请退货,
【就会有客户就会钻这个空子,本来不是过敏的,她就随便AI一个图片说我过敏,然后呢平台就会把这个责任就归到商家,那我们就去识别,就这个图就找相似的图片嘛,夸夸夸一搜出来就一大堆这样子,就变成了商家不单指产品损失,然后这个运费也损失,返程的运费还要给客户掏。】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AI售后图”的制作并不复杂,买家通常先对快递实物拍照,再通过生成式AI工具对照片进行“局部改造”:将原本完好的商品,添加上破损、腐烂或变形的视觉效果,以此向商家申请退款。不少商家和客服晒出各式各样的疑似“AI售后图”,这些图片里的“问题痕迹”往往透着不自然。有的图片中握奶茶的手出现了六根手指,有的商品破损边缘生硬得像是拼接而成,还有的物品甚至连基本的阴影效果都没有。而当商家质疑照片真实性,要求再拍几张照片时,新发的照片还可能会暴露更多的破绽,有污渍的形态和之前的图片完全对不上。
那么,买家利用AI伪造图片骗取退款是否涉嫌违法?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
【我们肯定是支持消费者依法的去维权,但是我们坚决反对打着这种维权的名誉恶意的去索赔,他通过这个 Ai来伪造一些图片的证据去退款。其实他完全就是以非法占有的目的,用虚假的事实去骗取对方的这种财物,就是一种民事上的一种欺诈的一种行为,他确实是会面临一个比较严重的一个法律的一个风险的。】
针对这类行为, 陈音江建议商家应主动防范,在对照片真实性有疑虑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买家从不同角度多拍几张照片。通过对比不同照片中的关键信息,往往能发现AI造假的破绽,还可以要求买家提供相对更难修改的视频。 陈音江特别强调,平台方在这一问题上应当承担更多责任:
【他用AI来制造一些这个简单的这一种图片造假,那我们也可以用AI来做一些这样的技术的这种判断,通过这种AI图片的识别的这种工具,我就能够检测出图片,是不是经过这一种技术生成或者说合成的。还有一个呢我觉得也还可以去完善相关的一些规则,或者说相关的制度,比如说有一些这种老是恶意去退货的,或者说能够证明他是通过这一种AI造假的这种方式来退货了,那我觉得也可以建立一些这一种黑名单的这种制度,那你就可以更好的去规范这种行为。】
举报 相关阅读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